.jpg)
机遇与挑战 并存 经济 新闻作为 市场经济中最重要、最不可或缺的新闻品种,在从/ 数据/到/ 大数据/的转型中,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。
1.牢牢抓住机遇 大数据时代给经济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增值空间,经济新闻大有可为。
机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其一,让 新闻报道更有看点。
传统的经济新闻往往以文字为主,数据为辅,结合图片做新闻。
由于大数据直接渗透到经济新闻生产的关键环节,出现了先取数据、后取文字说明的处理方式,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。
英国/卫报/在数据新闻的探索上走在了时代的前列,其新闻采取了/数字优先/的策略,新闻呈现方式包括图标和地图。
最能感受到大数据带来的 可视化效果的应该是观众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经济新闻不再那么晦涩枯燥。
除了央视的/据说/系列,财新传媒还积极探索数据挖掘型的可视化新闻报道。
其制作的/ 三公消费龙虎榜/就是在此前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三公消费数据的基础上。
以上,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新闻报道。
通过五大模块,该榜单不仅让 受众直观地了解中央政府的整体消费情况,还能看到各部门的支出明细和排名。
让受众一目了然,新闻报道也达到了舆论监督的目的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此前就 将对 印度2021-22 财年预计增速从1月的11.5%,再度调高到12.5%;而评级机构穆迪(Moody)更估算出高达13.7%的财年经济增速。
对于印度 疫情突然 好转,目前并没有任何共识性的解释。
印度官方倾向于将疫情好转 归功于严格的防疫措施。
不少 学者指出,地理因素可能有助于印度控制疫情。
例如,不少流行病学 专家认为,由于印度城市化水平低下,约70%印度人居住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且社交活动较少,因此降低了疫情传播效率。
再如,还有专家认为,印度湿热的气候也有利于阻止 病毒传播。
近期有关QE 减量的讨论明显升温 4月份大超预期的CPI数据使得通胀担忧成为美股市场关注焦点(《价格压力成为短期市场焦点》)。
在财政刺激推升消费而供给 瓶颈却依然紧张导致供需缺口反而扩大的情况下(《 美国下游供应瓶颈依然紧张》、《美国原材料 库存已接近历史 高位》),市场担心美联储当前的“淡定”可能因误判通胀压力不得不被迫 在未来某个时间快速收紧,进而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上周公布的4月FOMC议息纪要显示一些委员认为,如果经济修复继续取得快速进展,那么在未来会议上开始讨论调整资产购买(QE)步伐是合适的。
市场据此担心QE减量可能为时不远,毕竟2013年5月“削减恐慌”(tapertantrum)的冲击还历历在目。
4月整体工业产出和 产能利用率都依然还没有完全恢复至1月的水平 2~3月份以来,美国零售端库存又再度进入下行通道快速去化、而生产端库存则持续攀升 产成品环节产能利用率4月从高位有所回落但处于高位,而原材料产能利用率4月份爬坡,但距离前期高点仍有相当距离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