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在 震荡的 市场中追涨杀跌是 交易者的通病。
尤其是在 趋势的中后期,交易者对市场趋势的延续性犹豫不决,总认为每一次短期的上涨或下跌都是新的。
趋势的开始,所以在频繁的买入卖出的情况下,错失了市场震荡的节拍。
而当趋势真正走出去的时候,自己已经被市场的动荡所干扰,心理上已经无法对趋势是否真的出现 做出正确的判断,所以失去了挽回损失的机会。
在趋势性行情中,最容易让 投资者陷入困境的就是逆势操作。
很多投资者在拿错方向后,仍然逆势而上,在等待 回调的过程中挽回了本金。
但当价格回调时,他们又开始寄希望于市场能有转机,让自己借机/天上掉馅饼/。
在上述情况下,投资者会觉得很麻烦。
在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需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态。
在行进 中也不可能打胜仗,遇到麻烦也是正常的。
无论多么富有经验的投资 老手,总有失手的时候。
投资者应该 放松心情,耐心观察市场,等待下一次入市的机会。
高盛周三表示:“因欧洲 疫苗接种活动加速,且旅游 需求攀升, 预计 石油需求将录得有史以来最大增幅,未来六个月每日 增加520万桶。
”高盛还预计, 5月放松国际旅行限制将使 航空燃油日需求量增加150万桶。
受中国和美国推动的全球 经济复苏推动,原油价格今年已经上涨,欧洲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积极迹象。
高盛预计,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,未来六个月的需求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,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将在第三季度达到80美元。
但一些地区的病毒爆发,以及包括伊朗在内的OPEC+ 国家增加供应的前景,令乐观情绪有所缓和。
OPEC+预测,在去年需求骤降950万桶/日之后,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600万桶/日。
随着美国和中国经济强劲反弹,OPEC对需求前景仍有信心。
近期通胀 走高以及4月FOMC纪要中部分委员提及QE 减量,都使得市场担心减量可能为时不远。
毕竟2013年5月“ 削减 恐慌”的 冲击还历历在目。
短期内价格仍有上行压力,且环比增速更值得关注,我们测算如果年内接下来月环比平均水平能够控制在0.2%,那么5月就将是CPI同比高点,因此下一次FOMC会议(6月15~16日)前公布的5月非农和CPI至关重要。
我们倾向于认为,美联储仍有望维持相对耐心待就业市场年底附近充分修复,四季度是可能开启减量的时点,而此前会议或成为沟通的窗口。
回顾看,2013年5月22日伯南克首次提及可能在未来削减QE3购买规模,引发市场动荡,12月18日QE减量 正式开始,一直到2014年10月29日QE3结束。
1)冲击最大的阶段是削减恐慌 预期而非正式开始减量,而其根源又主要来自超预期的意外恐慌。
待真正QE减量开始时,反而基本没有太大反应。
因此即便未来开始沟通QE,其冲击力度可能也不像当时那么显著。
2)跨资产:股>债>大宗;美元先弱后强。
在最恐慌的阶段,由于美债 利率的快速上冲,全球主要资产普遍承压,尤以比特币、部分新兴市场跌幅最大,同时黄金、铜等大宗商品也普遍回调。
3)利率内部:预期阶段快速上冲,且实际利率主导;正式开始后长端见顶回落、短端逐渐走高,曲线转为熊平。
因此往后看,短端利率更值得关注。
4)股市内部:发达好于新兴,估值回调为主。
5)风格板块:下游>金融>上游。
同时,成长风格表现都要好于整体市场。
0 Comments